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





基隆廟口夜市-名列2010年全台十大夜市之一
位置:基隆市介於愛三路.愛四路之間以奠濟宮為中心的仁三路段。
特色攤商:
鼎邊趖,天婦羅,豆簽羹,蝦仁羹,奶油螃蟹,旗魚羹,泡泡冰,三明治,豆花,麻荖,豬腳,咖哩炒麵,咖哩飯,炒牛肉,肉羹,魯肉飯...。
引用【基隆市政府】-【網站】http://tour.klcg.gov.tw/
台灣獨樹一幟的小吃文化,當時反映在台灣的重要港口--基隆,
並且集中表現在基隆的市中心--廟口。
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,台灣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,以閩粵移民的飲食基礎,
融入了原住民、荷蘭人、西班牙人、日本人的飲食,
再加上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時帶來中國各省的美食,
以及台灣民生富裕後引進世界各國的美食。
這些飲食,以及彼此之間融合與創新,形成東西並列、漢和雜陳外加鄉土味的台灣小吃。
引用【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】-【基隆】
基隆市是位於台灣東北部的一個都市,古名雞籠,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。
境內的基隆港是北台灣航運樞紐,有「台灣頭」之稱。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「雨港」。

17世紀時,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,並以「大雞籠嶼」(和平島)為基地殖民台灣北部。
隨後,(鄭成功)率軍在南台灣打敗荷蘭人之後,於1668年揮軍北上,將殘餘駐守在雞籠的荷蘭人驅離,至今在和平島還有荷蘭人臨走前所留下的「蕃字洞」遺跡。」
【基隆】在清治時代,(台灣於1885年建省)首位巡撫-劉銘傳,著手建造以基隆為起點的台灣鐵路藍圖。
【基隆】在日治時代,成為一座軍、商、漁三用途的港埠,也是台灣的第一大港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引用【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】-【夜市】
主要於夜間做買賣的市場,可能販售雜貨、飲食、遊戲等。
夜市常是熱帶、亞熱帶國家的重要觀光景點;
在香港、臺灣、東南亞等地是庶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。
●夜市形成:
⊙由原來的菜市場(早市)延伸形成。
⊙由街道攤販流動聚合形成。

●據傳:(中國)隋唐時代,市場的營業時間受到政府嚴格的規定與管制。到晚唐時期,長安崇仁坊開始出現夜市。一說:「暮鼓晨鐘」是政府管制市場[開市]與[休市]的信號:[敲鐘]為早晨營業的信號,[敲鼓]為實行夜禁的信號。
●夜市營業商品,所以除了日常用品外,亦供應飲食、遊戲等:
 ⊙服飾:男女衣服、鞋子、飾品等。
 ⊙雜貨:五金、廚具、雜貨、日常用品等。
 ⊙美食:飲食、地方美食、特色小吃。
 ⊙3C:手機、小型家電、與電腦週邊產品、手機週邊與飾品,擴充產品。
 ⊙遊戲:打彈珠、射飛鏢、麻將、撈金魚、夾娃娃機等。
 ⊙書籍:二手書、專輯或各種DVD、錄音帶。
 ⊙命相:點痣、算命、推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雞籠中元祭】
每年農曆七月舉行的雞籠中元祭,是每年基隆最盛大的民俗祭典,目前已名列為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。
中國古有祭天、祭地和祭水的禮儀。
【道教習俗】:天官、地官、水官 = 三界公 = 三官大帝。
【上元節】:農曆1月15日 :天官大帝-誕辰-天官賜福。
【中元節】:農曆7月15日 :地官大帝-誕辰-地官赦罪。
【下元節】:農曆10月15日:水官大帝-誕辰-水官解厄。

【基隆-景點】
碧砂漁港、潮境公園、八斗子公園、基隆港、和平島
【基隆-砲台】
二砂灣砲台、白米甕砲台、大武崙砲台、 、獅球嶺砲台、槓子寮砲台、社寮東砲台 、頂石閣砲臺

基隆-和平島
荷蘭人於1624年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,建造了「熱蘭遮城」。

而西班牙人則在1626年於北部雞籠(今基隆)外的社寮島(今和平島)上建造了「聖薩爾瓦多城」(San Salvador),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